混凝土裂縫修補
混凝土裂縫修補施工工藝
橋梁出現裂縫之后,在處理之前首先應加強檢查與觀測,包括裂縫發生的部位、走向、寬度、分布狀況以及大小和長度等,根據裂縫特征,結合設計、施工數據資料進行分析,查明裂縫性質、原因、變化發展情況、穩定狀態及其危害程度,為修補方案的研究制定提供可靠依據。 一、涂膜封閉法
2.1 適用范圍
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水涂膜以封閉微細裂縫的方法稱為涂膜封閉法,適用于寬度小于0.2mm的微細裂縫修補,也可用于混凝土外表面防水、防腐蝕處理。
2.2 施工工藝
(1)表面清理:利用砂輪打磨機對混凝土表層的浮漿和起砂層進行打磨,混凝土新鮮堅硬面出露后,清掃或沖洗干凈。
(2)刮膩子:對混凝土表面裂縫、氣孔或缺陷處用膩子填充補平,待干后用紗布磨平。膩子采用混凝土修補膠和粉料按1:1.8~1:2.0配方而成。
(3)涂刷底層涂料:底層涂料由修補膠和粉料組成,配方為1:0.7~0.8;施工采用刷涂工藝。涂料在使用前應過濾,除去雜質和結塊。
(4)中間涂層:采用刷涂或輥涂方法涂刷3遍,每次涂刷均要在上遍涂刷干燥后再涂,兩次涂刷方向互相垂直。
(5)面層:主層涂料干后,在表面涂1~2層罩面膠。 2.3 施工機具和材料
施工機具:鋼絲刷、羊毛輥具、油漆刷等手工工具,砂輪打磨機。 材料:混凝土修補膠、罩面膠、修補粉料或水泥。
二、低壓化學注漿法
1.1 原理
低壓化學注漿是采用低粘度、高抗拉強度灌漿材料,通過壓力注漿(0.2~0.4MPa)注入裂縫中,通過漿液擴散、膠凝、固化,達到黏結、鍵合、恢復構件整體性的目的,是理想的原位加固技術。
1.2 適用范圍
適用于寬度為0.2~3mm的混凝土裂縫修補。
1.3施工程序
1.4 施工工藝 1.4.1 準備階段
該階段主要是將裂縫構成密閉的空腔,為壓漿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。工作分為:裂縫觀測→表面處理→安設壓漿嘴→封閉裂縫(紋)→密封檢查(試風)。
(1)表面的處理。
1)對于混凝土構件上較細(小于0.3mm)的裂縫,可用鋼絲刷等工具,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、白灰、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,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、酒精等有機溶液,把沿裂縫兩側20~3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。
2)對于混凝土構件上較寬(大于0.3mm)的裂縫,應沿裂縫用鋼釬或風鎬鑿成“V”形槽,槽寬與槽深可根據裂縫深度和有利于封縫來確定。鑿槽時先沿裂縫打開,再向兩側加寬,鑿完后用鋼絲刷及壓縮空氣將混凝土碎屑粉塵清除干凈。
裂縫觀測
收尾處理及檢查
表面處理
安設壓漿嘴
封閉裂縫(紋)
密封檢查
表面清理
配制漿液
分次注漿
3)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或大型結構上的深裂縫,可在裂縫上進行鉆孔,對于走向不規則的裂縫,除騎縫鉆孔外,需加鉆斜孔,擴大灌漿通路。鉆孔直徑一般風鉆為56mm,機鉆孔應選最小孔徑。
裂縫寬度大于0.5mm,孔距可為2~3m;
裂縫寬度小于0.5mm,適當縮小距離。鉆孔后應清除孔內的碎屑粉塵,孔徑大于10mm時,可用粒徑小于孔徑的干凈卵石填入孔內以減少耗漿量。
(2)粘貼注漿嘴
注漿嘴是環氧樹脂漿液的進、出口,注漿嘴的粘貼是壓力注漿施工的關鍵,粘貼質量的好壞影響注漿工程的進程和處理質量。注漿嘴的布置間距與裂縫的寬度有關,其間距參見表1. 裂縫寬度(mm) 0.2~0.3
0.3~0.5
0.5~1.0
1.0~3.0
注漿嘴間距(cm)
10~20
20~30
30~40
40~50
注漿嘴底盤應用丙酮擦洗干凈,后用小油鏟將環氧樹脂膩子抹在壓漿嘴底盤周圍,拇指用力下按粘貼在指定位置。此時注意膩子不能過寬過厚,防止把壓漿嘴堵死。最好由兩人配合作業,一人負責抹膩子,另一人負責按壓漿嘴。
(3)封閉
包括裂縫的封閉和壓漿嘴周圍的封閉兩項內容。
裂縫封閉采取貼玻璃絲布的方法,即沿縫走向刷寬7~8mm的環氧樹脂漿液或稀膩子,涂刷均勻后,粘貼一層玻璃絲布,再用油刷或棉紗團著力按擦,使之密貼。玻璃絲布寬5~7cm,長度貼到距嘴子底盤5~10cm處止。對于較大的裂縫,采用玻璃絲布之前,要用膩子沿縫抹塞,抹平滑后再貼。隨貼隨刷,時間不得拖得過長。如壓漿嘴螺絲口處粘有膩子時,應立即擦拭干凈(用丙酮),防止堵塞